公司实缴应该怎么缴纳?


公司实缴是指股东按照公司章程规定,实际向公司投入资金的行为。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公司实缴的缴纳方式和相关流程。 首先,确定缴纳金额和时间。股东需要根据公司章程所规定的各自的出资比例和出资时间,明确自己要缴纳的金额以及具体的缴纳时间。比如,公司章程规定股东A应出资100万,分两次缴纳,第一次在公司成立后3个月内缴纳50万,第二次在公司成立后1年内缴纳剩余的50万,那么股东A就需要按照这个要求来操作。 接着,选择缴纳方式。股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出资,常见的有货币出资和非货币财产出资。货币出资是最直接的方式,股东可以将资金从自己的个人账户转到公司的对公账户。转账时,要在备注栏注明“出资款”,这样能清晰表明这笔钱的用途。非货币财产出资则是指股东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不过,对于非货币财产出资,需要进行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例如,股东以一套设备作为出资,就需要找专业的评估机构对设备进行评估,确定其价值。 然后,完成验资手续(部分情况需要)。在以前,公司实缴都需要进行验资,但现在根据相关规定,除了一些特殊行业,如银行业、证券业等,一般的公司在实缴时不再强制要求验资。如果公司章程或者相关法律法规有验资要求,股东实缴出资后,需要委托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进行验资,并出具验资证明。 最后,进行工商登记变更。股东完成实缴出资后,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实收资本的变更登记。这一步很重要,它能让公司的登记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符。办理变更登记时,需要提交相关的证明文件,如出资证明、验资报告(如果有)等。 相关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三十一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应当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