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保险该如何缴纳?


农村养老保险,也就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它是为农村居民提供养老保障的一项重要制度。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缴纳的相关事宜。 缴纳条件方面,具有当地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缴纳流程如下:首先,参保办理是以村(社区、居委)为单位,参保单位进行办理登记手续。参保人需持本人户口本、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寸免冠照片到村(含居委、社区,下同)劳动保障管理服务站提出参保申请,由村负责初审参保资格并填写《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公示单》公示一周,无异议的人员填写《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然后,参保人员若为现役军人或退伍军人,提供人武部出具的从军证明,填写《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服役士兵政府补助申请表》,报镇(街道)劳动保障管理服务所。接着,镇(街道)劳动保障管理服务所对参保人员的相关材料进行初审,确认无误后将相关信息录入新农保信息系统,之后将参保人员的基本信息和《参保登记表》等材料上报县农保中心。最后,县农保中心对上报的材料进行复核,复核通过后为参保人员建立个人账户,并核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证》。 缴费标准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个人缴费方面,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个档次,省(区、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最高缴费档次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当地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年缴费额,并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备案。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集体补助部分,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将集体补助纳入社区公益事业资金筹集范围。鼓励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补助、资助金额不超过当地设定的最高缴费档次标准。政府补贴方面,政府对符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对选择最低档次标准缴费的,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适当增加补贴金额;对选择500元及以上档次标准缴费的,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60元,具体标准和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确定。 以上内容依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等相关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