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案子该如何举证?
在劳动纠纷案子中,举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诉求能否得到支持。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劳动纠纷案子如何举证。
首先,要明确举证责任的分配。一般情况下,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也就是说,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例如,劳动者主张公司拖欠工资,那么劳动者就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公司存在拖欠工资的事实。不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承担举证责任。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比如,用人单位应当保存劳动者的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记录等,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加班工资发生争议,而考勤记录由用人单位掌握,此时用人单位就有责任提供该考勤记录。
其次,了解可以作为证据的材料。常见的劳动纠纷证据包括劳动合同,它是证明劳动关系存在以及双方权利义务的重要依据;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如银行转账记录、工资条等,能证明劳动者的工资待遇情况;考勤记录,可用于证明劳动者的出勤情况和工作时间;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以及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然后,说说证据的收集方法。对于劳动合同、工资条等由用人单位掌握的证据 ,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提供,劳动者可以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等方式,促使用人单位提供相关证据。劳动者自己也可以注意收集一些证据,比如在工作过程中保存好与工作相关的文件、邮件、聊天记录等。在收集证人证言时,要注意证人应能够正确表达意志,并且最好让证人出庭作证,以增强证言的证明力。
最后,关于证据的提交。在劳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应当在规定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如果超过举证期限提交证据,可能会不被仲裁庭或法院采纳。一般来说,劳动仲裁委员会或法院会在受理案件后指定举证期限,当事人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提交证据。如果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可以向仲裁庭或法院申请延期举证。同时,提交证据时要提供证据的原件,并按照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供副本。
总之,在劳动纠纷案子中,当事人要清楚举证责任的分配,积极收集有效的证据,并在规定的期限内正确提交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是否需要赔偿?
偷窃价值8000元的手机会被判多久?
网络婚姻诈骗会怎么判刑?
未能收监后又犯罪,会判决数罪并罚吗?
语言欺负人是否犯法?
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情形有哪些?
取保候审还没到期吸冰毒被抓会怎样?
如何停掉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申请劳动仲裁是否会影响下一份工作?
诈骗犯罪认定最厉害的三个证据是什么?
最早酒驾是怎么量刑的?
婚后财产立遗嘱可以不给配偶吗?
诈骗金额1万会怎么判?
房屋已交付但没过户,所有权是否转移了?
公司连续两次发出调动通知书,就认定员工自动离职合法吗?
喝酒打人是否犯法?
信息公开指南包含哪些内容?
子女欠债父母是否有责任偿还?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追诉时效是怎样规定的?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