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不到帮信罪立案标准该如何处罚?
我有个朋友涉及到一些帮信行为,但好像没达到帮信罪的立案标准。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具体会面临怎样的处理结果,是会直接没事,还是会有其他的处罚?另外,处罚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展开


达不到帮信罪立案标准的处罚情况,需要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具体如下: 首先,从刑事方面来看,犯罪情节轻微未达到立案标准的,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因为立案应当而且只能对犯罪行为进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为,就不能立案。要立案追究的,必须是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例如,帮信行为没有达到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元以上等立案标准时,一般不会作为犯罪进行立案追究。相关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其次,从行政方面来看,如果违反行政法律法规的,会给予行政处罚。比如《网络安全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违反相关规定,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或者提供专门用于从事危害网络安全活动的程序、工具,或者为他人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单位有前款行为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最后,对于一些未达立案标准且情节较轻的情况,还可能采取教育训诫等方式,提醒并帮助行为人认识并遵守法律。尤其是涉及到未成年人,会通知其家长加强教育并引导正确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