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给的补贴款该如何入账?


政府补贴款的入账,首先需要明确相关的基本概念。政府补贴款,简单来说,就是政府为了鼓励某些行业发展、支持特定项目或者给予企业一定的扶持等目的,而向企业或组织发放的资金。 从会计处理角度来看,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规定,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对于这类补助,企业应当冲减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或确认为递延收益。确认为递延收益的,应当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计入损益。例如,企业收到政府补贴用于购买大型设备,这就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企业先将收到的补贴款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在设备的使用期限内,按照一定的方法分期将递延收益转入当期损益。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这类补助如果是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如果是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比如,企业因为响应政府环保政策进行了设备改造,政府给予一笔补贴来补偿改造费用,这就属于补偿已发生成本的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企业可以直接将这笔补贴计入当期损益。 在税务处理方面,根据相关税法规定,企业取得的政府补贴款,除另有规定外,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但如果符合不征税收入的条件,如企业能够提供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资金拨付文件、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等,那么该补贴款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不过,对应的成本费用也不得在税前扣除。企业在入账时,需要综合考虑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的要求,确保财务处理的合规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