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肇事逃逸车被扣该如何解决?


如果车辆肇事逃逸后车被扣,首先要明白这是因为交警部门为了调查事故真相、明确责任,依照法律规定对涉案车辆进行暂扣。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要求,警方有权暂扣涉案车辆,方便后续检验及鉴定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交警部门会展开全面调查,收集车辆痕迹、现场监控录像、目击者证言等各类证据,以此来确定事故责任。 等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后的第五个工作日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通知相关当事人前来领取被暂时扣留的事故车辆。若当事人需办理相关手续或提供补充材料,核实无误后,交管部门会尽快返还车辆。 在此期间,肇事逃逸者需要主动到交管部门投案,如实供述肇事逃逸的情况,积极配合调查取证。在完成事故责任认定后,要缴纳罚款、赔偿款等费用。之后,交通管理部门会对车辆进行检验、鉴定,确认无安全隐患。最后,携带缴费凭证、身份证明等材料到交通管理部门办理领取手续,核实无误后就能领回车辆。 需要注意的是,若当事人逾期三个月不来处理事故,车辆可能会被交管部门依法处理,比如报废或拍卖。而且,在车辆被依法扣留的期间内,所产生的任何保管费用均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承担,无需当事人额外垫付。但若是当事人未能及时领取被扣押的车辆,由此导致产生的停车费等相关费用,就需要当事人自己承担了。 另外,肇事逃逸行为后果严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如果构成犯罪,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相关概念: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的行为。 事故责任认定:交警部门根据事故现场的证据、车辆情况、当事人行为等多方面因素,判断事故中各方应承担的责任比例。 检验、鉴定:对事故车辆进行检查和鉴定,确定车辆是否存在违规改装、制动系统性能等情况,为事故责任认定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