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对方不赔偿该如何起诉?


如果交通事故对方不赔偿,起诉的方法如下: 首先是搜集证据。这是很关键的一步,要收集能证明事故情况和自身损失的各种证据。比如责任认定书,它能明确事故中各方的责任划分;调解书或复议裁定书也很重要。除此之外,还得有受害人受到伤害及伤害后果的证明,像病情诊断、法医鉴定、伤情等级以及相关照片等,这些能说明受伤的情况。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费用的证据也不能少,例如医疗费单据、误工天数和误工收入的证明、住宿费单据、车船票等。要是要求被扶养人生活费,就得提供亲属关系证明、被扶养人情况证明等。 接着要确定管辖法院。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属于民事侵权赔偿,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三十条规定,因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提起的诉讼,由事故发生地或者车辆、船舶最先到达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一般来说,大家会选择向基层法院起诉。如果被告是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其住所地为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要是被告为公民,住所地就是公民的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要是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地。这里的经常居住地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然后是起诉立案。要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且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要是书写起诉状实在有困难,也可以口头起诉,由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起诉状要记明这些事项: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等个人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被告的相关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法院收到起诉状后,经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会在受理后七日内立案;认为不符合条件的,会在七日内裁定,要是对裁定不服,可提起上诉。 法院立案后,会在五日内将起诉状附本发送给被告,被告应在15日内提交答辩状,之后法院会组成合议庭,对诉讼材料进行必要的审理前准备工作。最后就是开庭审理了,法院会在开庭三日前通知诉讼参与人。开庭时,会先核对诉讼参与人,宣布法庭纪律,告知当事人有关诉讼权利与义务,询问是否提出回避申请,然后进行法庭调查等一系列流程。 相关概念: 经常居住地: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管辖法院:有权对某个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法院 。 起诉状:是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书面文件,里面要写清楚各种关键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