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前告知函怎么辨别真假?


要辨别诉前告知函的真假,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判断。 首先,从内容方面来看。真正的诉前告知函内容会非常详细和严谨。它会明确指出发函方的具体身份信息,包括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方便你进一步核实。同时,也会清晰说明涉及的纠纷事项,比如是因为合同违约、侵权行为等具体原因引发的。并且,会准确引用相关的法律条文作为依据,来表明对方主张权利的合法性。如果函件内容模糊不清,表述混乱,没有明确的发函主体、纠纷事由或者法律依据,那就很有可能是假的。 其次,查看盖章情况。正规的诉前告知函通常会加盖发函方的公章,这个公章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标识。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核实公章的真实性,比如联系发函方所在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询该公司的登记信息,看公章是否与登记信息一致。还可以向发函方的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咨询,了解该单位的公章使用规范和情况。 再者,了解发函主体。诉前告知函一般是由律师事务所或者债权人发出的。如果是律师事务所发的函件,你可以登录当地的律师协会官方网站,在律师查询板块输入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相关信息,查看是否有对应的合法注册信息。也可以直接拨打当地律师协会的咨询电话,进行人工核实。如果是债权人发的函件,你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官方平台,查询该债权人公司的注册登记情况,看是否存在以及是否处于正常经营状态。 最后,通过联系确认。你可以直接拨打函件上提供的联系电话,与发函方进行沟通。在沟通时,仔细询问相关细节,观察对方的回答是否专业、合理。同时,你也可以通过其他可靠的渠道获取发函方的官方联系电话,主动联系发函方,核实函件的真实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在正式的法律程序中,各项文件和通知都有着严格的规范和要求,通过以上这些方法,我们就可以较为准确地辨别诉前告知函的真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