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撰写医疗事故起诉书?


撰写医疗事故起诉书是一个严肃且需要严谨对待的过程,它是您向法院提起诉讼的重要法律文书。以下为您详细介绍撰写步骤和相关要点。 首先,在起诉书的开头要写明标题,一般为“医疗事故起诉状”。接着是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原告就是您自己,要写清楚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等;被告则是医疗机构,需写明其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这些信息务必准确无误,以便法院能顺利联系到各方。 然后是诉讼请求部分,这是您希望通过诉讼达到的目的。比如,要求被告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补助费(如果造成残疾)、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具体的赔偿金额,要明确列出各项赔偿的具体数额及计算方式。同时,如果您还希望医疗机构承担其他责任,如赔礼道歉等,也应在此明确提出。 事实与理由部分是起诉书的核心。您要详细描述医疗事故发生的经过,包括就诊时间、地点、治疗过程、出现的问题等。说明医疗机构在医疗过程中存在的过错,比如诊断错误、治疗不当、用药失误等。并且要阐述这些过错与您所遭受的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可以结合相关的医学知识和证据来支持您的观点,让法院能够清楚地了解案件的全貌。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这部分也很重要。您要列出能够证明医疗事故的相关证据,如病历、检查报告、医疗费发票、证人证言等。注明证据的来源,以及证人的姓名和住所,方便法院进行调查核实。 最后,在起诉书的结尾,要写明此致的法院名称,由起诉人签名并注明起诉日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按照这些规定撰写医疗事故起诉书,能确保其符合法律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