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分居协议书怎么写才具有法律效力?


要让婚内分居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考量。 首先,签订协议书的双方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双方都得是能够对自己行为负责、明白自己在做什么的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之一。比如,精神正常、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就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签订有效的协议。 其次,协议内容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达。这意味着签订协议时不能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如果一方是在被威胁或者被欺骗的情况下签的协议,那这份协议很可能是无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所以,双方得是自愿、真心地达成这份分居协议。 再者,协议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比如,协议里不能约定一些违反法律的事项,像逃避债务等;也不能有违背社会道德和善良风俗的内容。《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从具体内容来看,分居协议书应明确双方的基本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等。要清晰写明分居的原因、期限、居住地址等内容。对于财产分割问题,要明确哪些是个人财产,哪些是共同财产,以及共同财产在分居期间的使用和管理方式。如果涉及子女抚养问题,要约定好子女的抚养权、抚养费的支付方式和金额等。同时,最好在协议中注明违约责任,以保障协议的顺利履行。 在格式方面,虽然法律没有严格的格式要求,但最好采用书面形式,由双方签字并注明日期。有条件的话,可以找第三方见证人签字或者进行公证,这样能增强协议的证明力。总之,只有满足上述这些条件,婚内分居协议书才更有可能被认定为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