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新闻名词如何解释?
我在看一些司法新闻的时候,里面有很多专业名词,像什么‘公诉’‘自诉’之类的,我完全搞不懂。我就想知道这些司法新闻里常见的名词都是什么意思,希望能有通俗易懂的解释,不然看新闻都看得一头雾水。
展开


司法新闻里涉及的专业名词众多,下面为你解释一些常见的。 首先是“公诉”。公诉指的是人民检察院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法院通过审判确定犯罪事实、惩罚犯罪人的诉讼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这就好比在一场纠纷里,检察院充当了代表国家和社会公众来追究犯罪嫌疑人责任的角色,因为一些犯罪行为不仅侵犯了个人权益,还对社会秩序造成了破坏,所以由检察院出面提起诉讼。 接着是“自诉”。自诉是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自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明确了自诉案件的范围,比如告诉才处理的案件等。简单来说,有些犯罪主要是侵犯了被害人个人的权益,被害人可以自己决定是否要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就像一些轻微的侮辱、诽谤案件等。 还有“合议庭”。合议庭是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基本审判组织,它是由三名以上审判人员集体审判案件的组织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这是为了保证案件审判的公正性和准确性,通过多名审判人员共同商议、判断,避免个人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证据链”也是司法新闻中常见的名词。证据链是指一系列的证据相互关联、相互印证,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以证明案件事实。在司法实践中,只有单个证据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案件事实,需要多个证据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依据相关诉讼法规定,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也就是说,证据链中的每个证据都要真实可靠,并且它们之间要能够相互配合,共同指向案件的真实情况。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