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司法解释是什么?
我遭遇了电信诈骗,损失了不少钱。我想知道法律上对于电信诈骗是怎么定义的,有哪些相关的司法解释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这个事,以及这些解释对我的案子处理有啥用,所以来问问电信诈骗司法解释的具体内容。
展开


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关于电信诈骗的司法解释,主要体现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等文件中。根据该意见,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这里的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此外,对于电信诈骗的共同犯罪也有相关规定。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信用卡、资金支付结算账户、手机卡、通讯工具的;非法获取、出售、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制作、销售、提供“木马”程序和“钓鱼软件”等恶意程序的;提供“伪基站”设备或相关服务的;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支付结算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电信诈骗案件,还会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危害后果、退赃退赔等情况,来准确量刑。这些司法解释为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也有助于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