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协议难道不是当事人签字就生效吗

我最近签了一份协议,但是朋友说签了字也不一定生效,我就有点懵了。我想知道到底怎么回事,是所有协议都这样吗?还是有特定情况?就想弄清楚在哪些情况下签了字协议也不生效,希望能给详细讲讲。
展开 view-more
  • #协议生效
  • #合同成立
  • #代理权限
  • #离婚协议
  • #民事行为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协议并非当事人签字就一定生效。 首先,合同一般是成立时生效。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不过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也成立。这是《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的。比如甲卖给乙一批货物,没签书面合同,但甲把货物发给乙,乙接收了,此时合同成立。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这是《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所规定的。比如有些合同约定要办理特定手续才生效,那没办理手续前就不生效。 从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来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若签协议的人不具备相应能力,比如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协议内容违法违规、违背公序良俗,即便签字协议也无效。 另外,如果协议的当事人委托他人签订协议,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签订协议的,协议有效;如果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没有代理权、代理权终止的,签订的协议无效。这是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比如甲委托乙帮自己签一份房屋租赁合同,乙在授权范围内签了,合同有效;但如果乙超出授权范围签合同,甲不追认的话,合同就无效。 再以离婚协议为例,签订离婚协议,但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协议离婚登记,该离婚协议未生效,离婚协议签订双方仍为夫妻关系。若申请离婚登记的,还需经过三十天冷静期,双方均领取离婚证才生效。这是《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第一千零七十七条、第一千零七十八条所规定的。 总之,协议签字后是否生效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并非简单签字就必然生效。 相关概念: 民事行为能力:指自然人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行为人内心的意思和外部的表示行为相一致。 公序良俗:包括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两个方面。公共秩序,是指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要的一般秩序;善良风俗,是指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要的一般道德 。 无权代理:指在没有代理权的情况下以他人名义实施的民事行为。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