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生日当天算周岁吗?


在法律上,生日当天是否算周岁需要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来判断。周岁是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从周岁生日的第二天起算为已满周岁,生日当天并不算满周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明确规定,刑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周岁”,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从周岁生日的第二天起算。这一规定在涉及到未成年人相关法律问题时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刑事责任年龄的判断上,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如果一个人在生日当天实施了犯罪行为,但还未到生日的第二天,在法律上他就还未达到相应的刑事责任年龄,不能按照已满周岁的标准来追究其刑事责任。 在民事法律领域,周岁的计算同样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里周岁的计算同样是从生日的第二天起算。比如一个人在18岁生日当天,在法律上他还不是成年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如果他在这一天签订了一份重大的商业合同,这份合同的效力可能会因为他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而受到影响。而到了生日的第二天,他就成为了成年人,具备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周岁的计算在行政法领域也有体现。例如在一些涉及到年龄限制的行政许可或者行政处罚中,周岁的准确计算是判断当事人是否符合条件或者是否应当受到处罚的重要依据。比如考驾照,不同类型的驾照对年龄有不同的要求,如果一个人在生日当天去申请驾照,而按照法律规定还未到相应的周岁年龄,那么他是不符合申请条件的。只有到了生日的第二天,满足了周岁要求,才具备申请资格。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刑事、民事还是行政法律领域,法律上生日当天不算周岁,而是从生日的第二天起算为已满周岁。这一规定确保了法律适用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维护了法律的公平和公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