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罪不逮捕的机会大吗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单来说,就是明知道别人在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犯罪,还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或者支付结算等方面的帮助,并且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 关于帮信罪不逮捕的机会大小,这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 首先,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具体到帮信罪案件中,如果犯罪情节比较轻微,比如帮助的对象较少,没有达到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支付结算金额、提供资金数额较小,没有达到二十万元、五万元以上;违法所得也较少,没有达到一万元以上等情况,同时犯罪嫌疑人又有积极认罪悔罪、主动退赃退赔等良好表现,让司法机关认为即便不逮捕,也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那么不逮捕的机会就相对大一些。 相反,如果犯罪情节严重,像被帮助对象实施的犯罪造成了严重后果,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毁灭证据、干扰证人作证、串供等可能影响案件侦查审判的行为,那么被逮捕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另外,如果犯罪嫌疑人主观明知的证据不足,导致不符合逮捕条件,这种情况下也可能不被逮捕。 总之,帮信罪不逮捕的机会大小,要结合案件具体情况,从犯罪情节、认罪态度、社会危险性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判断。 相关概念: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道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还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 社会危险性:指犯罪嫌疑人可能实施新的犯罪;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