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行为涉及的拘留是刑事拘留还是行政拘留?


诈骗行为涉及的拘留,通常情况下是刑事拘留,但如果诈骗行为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的,则可能是行政拘留,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 刑事拘留 - **概念解释**: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在有证据表明嫌疑人可能犯了罪,为了防止其继续危害社会或者逃跑等,暂时限制其人身自由,方便案件侦查。 -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诈骗行为若涉嫌犯罪,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就可以对嫌疑人进行刑事拘留。例如,某人正在实施电信诈骗行为,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对其进行刑事拘留。 - **诈骗案件中适用情况**:一般适用于诈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例如,诈骗金额达到当地规定的数额较大标准(一般为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就可能会被刑事拘留。 ### 行政拘留 - **概念解释**:行政拘留是一种行政处罚,是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一种惩处。它是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采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惩罚措施。 -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也就是说,对于一些情节较轻的诈骗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会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行政拘留。例如,某人诈骗他人少量财物,金额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就可能会被处以行政拘留。 - **诈骗案件中适用情况**:通常适用于诈骗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的情形。比如,偶尔实施一次小额诈骗行为,且诈骗金额较小,没有对被害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也没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能会被认定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给予行政拘留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