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诈骗属于民事还是刑事?
我之前和人有经济往来,对方用欺骗手段让我损失了一笔钱。我现在搞不清楚这算民事纠纷还是刑事犯罪,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是去法院起诉还是报警,想了解下经济诈骗到底属于民事还是刑事方面的范畴。
展开


经济诈骗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判断其属于民事还是刑事,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解释一下民事欺诈和刑事诈骗。民事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比如在买卖合同中,卖方故意夸大商品的性能,使买方基于错误认识购买商品。而刑事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调整民事欺诈相关问题。根据该法典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也就是说,在民事欺诈情形下,受欺诈方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求撤销合同、返还财产等。 而刑事诈骗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来规制。《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当诈骗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构成要件,达到一定数额标准时,就构成刑事犯罪,需要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实际判断时,主要看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欺诈的程度以及造成的后果等因素。如果只是一般的夸大、隐瞒等行为,未达到刑事犯罪的程度,通常按民事欺诈处理;若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且符合刑事诈骗的构成要件,就属于刑事犯罪。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