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了立案是否等同于起诉?
我最近办理了离婚,之前向法院提交了相关材料,现在显示立案了。我不太清楚这个立案是不是就意味着已经起诉了,立案和起诉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啊?我想弄明白这个情况,免得之后出现问题。
展开


在法律层面,立案和起诉是两个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概念。 起诉指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给予法律保护的诉讼行为。简单来说,就是你觉得自己的权益受损了,到法院去告状。 立案则是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进行审查后,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决定受理并开展诉讼程序的一种司法活动。法院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起诉材料进行审核,看看是否满足立案的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只有当起诉满足这些条件时,法院才会予以立案。 所以,立案不是起诉,而是起诉后的一个结果。你提出离婚起诉后,法院经过审查,认为符合上述条件,才会立案,从而开启后续的离婚诉讼程序。如果不符合条件,法院可能会裁定不予受理。因此,立案是起诉成功进入诉讼程序的标志,而不是起诉本身。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