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拆迁协议卖房是否违法?


伪造拆迁协议卖房是违法的行为。下面为你详细解释:首先,从民事法律层面来说,这涉及到合同欺诈。合同欺诈就是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在伪造拆迁协议卖房的情形中,卖房者通过伪造拆迁协议,让购房者误以为该房屋具有更高的价值或发展潜力,从而诱使购房者签订购房合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也就是说,购房者发现被欺诈后,可以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购房合同,并且要求卖房者返还购房款,甚至可以要求赔偿相应的损失。其次,从刑事法律角度分析,伪造拆迁协议可能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拆迁协议通常会涉及到政府相关部门的确认和盖章,伪造这样的协议可能会被认定为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另外,伪造拆迁协议卖房还可能涉嫌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如果卖房者通过伪造拆迁协议骗取了购房者数额较大的购房款,就可能构成诈骗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综上所述,伪造拆迁协议卖房不仅会面临民事赔偿责任,还可能会触犯刑法,承担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