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死后身份证是否还有用?
家里老人去世了,不知道他的身份证还有没有用。想了解下,在法律层面,老人去世后他的身份证能不能继续拿去办理一些事务,比如银行取款之类的,会不会有什么法律风险?
展开


老人死后身份证在一定情况下还有部分用途,但整体来说,其使用受到严格限制且应遵循相应程序。 从法律角度来看,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三条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这意味着老人去世后,其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丧失,身份证原本代表的民事主体权益基础也就不存在了。 不过,在处理老人的身后事宜时,身份证仍有一些作用。例如,在办理户口注销、死亡证明等相关手续时,需要提供老人的身份证作为身份识别的依据。另外,在处理老人的财产继承、保险理赔等事务时,可能也会用到身份证来证明身份关系和相关事实。 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老人去世后,身份证不能再用于以老人名义进行的各类民事活动,如签订合同、开设账户等。如果有人故意使用已去世老人的身份证进行欺诈、骗取财物等违法活动,将触犯法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因此,老人去世后,家属应及时办理户口注销等手续,并妥善处理老人的身份证,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