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诈骗犯的钱是不是犯法的?


骗诈骗犯的钱这种行为可能是犯法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以下为你详细分析: 首先,从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来看。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在判定是否构成诈骗罪时,重点在于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和客观行为,而不在于被骗对象本身是否为诈骗犯。也就是说,即使对方是诈骗犯,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并且实施了欺骗行为,骗取的财物达到了法律规定的数额标准,同样可能构成诈骗罪。例如,在一些案例中,行为人得知他人是通过诈骗手段获得了一笔钱,然后通过虚构事实等方式将这笔钱骗到自己手中,这种行为就可能构成诈骗罪。 相关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其次,如果行为人明知是诈骗犯的犯罪所得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比如,某人知道对方是诈骗所得的钱财,还帮助其转移或者隐藏,这种行为就可能触犯此罪。 法律依据是《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然而,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不构成犯罪。如果行为人对资金来源的真实性毫不知情,且其支出行为完全出于合法目的,则无需为此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同时亦不构成犯罪。 总之,不能因为对方是诈骗犯就随意去骗其钱财,否则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法律风险。如果遇到诈骗行为,应当通过合法的途径,如向公安机关报案等,让执法机关来依法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