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后视镜轻微碰到是否属于肇事逃逸?
在探讨车辆后视镜轻微碰到是否属于肇事逃逸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肇事逃逸的定义。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项,“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这意味着,判断是否构成肇事逃逸,关键在于当事人是否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故意。
从实际情况来看,车辆后视镜轻微碰到这种情况较为常见。如果在发生后视镜轻微碰撞后,当事人因为没有察觉到碰撞而继续行驶,这种情况通常不被认定为肇事逃逸。因为当事人主观上没有逃避法律责任的故意,只是由于客观原因(未察觉碰撞)而离开了现场。例如,在一些车辆较多、噪音较大的道路上,轻微的后视镜碰撞可能不会引起驾驶员的注意,这种情况下驾驶员继续正常行驶就不能简单地认定为肇事逃逸。
然而,如果当事人明明知道发生了后视镜碰撞,却为了逃避可能承担的赔偿责任或者其他法律后果而选择驾车离开现场,那么就很可能被认定为肇事逃逸。比如,碰撞发生后有明显的声响,或者从车辆的后视镜中能够看到碰撞的情况,当事人却直接驾车离开,这种行为就符合肇事逃逸中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要件。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是否构成肇事逃逸的认定,还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警方会通过现场勘查、调取监控视频、询问当事人和证人等方式来查明事实真相。如果有证据证明当事人 确实不知道发生了碰撞,那么一般不会认定为肇事逃逸;但如果有证据表明当事人是故意逃离现场,就会按照肇事逃逸来处理。
对于被认定为肇事逃逸的当事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如果逃逸行为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所以,车辆后视镜轻微碰到是否属于肇事逃逸,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当事人是否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故意以及实际的证据情况来判断。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当事人及时与对方沟通协商,或者向警方报告,妥善处理事故,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工伤两年后辞职还有赔偿吗?
抚养权变更需要多少公证费?
商业秘密受什么法律保护?
工伤双方私了谈不成应该怎么办?
自己如何解绑办税人员?
成年人父母不给户口本可以起诉吗?
到了退休年龄厂里让走,是否有补偿?
没毕业交社保还算不算应届生?
是否可以帮别人查话费余额?
代替参加审验教育会被罚款多少?
欠别人多少钱可以立案?
税务回避申请权应在什么时候告知?
事故过了一天还能报警吗?
刑事诉讼发回重审的次数是多少?
没结婚给女方花的钱是否能要回来?
厂房是违建的是否可以不给租金?
一方有婚外情,法院是否会判离婚?
投资后股东出资违约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法律上对于监护权和探视权是如何具体解释的?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