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营业外收入是否属于所有者权益?

我开了家小公司,在做财务报表时对营业外收入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有点迷糊。营业外收入是公司偶尔获得的一些额外收益,像卖闲置设备啥的。我不太确定这部分钱是不是就直接算进所有者权益里了,想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
展开 view-more
  • #营业外收入
  • #所有者权益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营业外收入并不直接等同于所有者权益,但它会对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相关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首先,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通俗来讲,就是企业在正常经营业务之外获得的收入,比如企业接受捐赠、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罚款净收入等。这些收入并不是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所取得的。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简单地说,就是企业的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之后,剩下的那部分归属于企业所有者的权益。它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看,营业外收入在期末的时候会影响所有者权益。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在期末要将各项收入类科目(包括营业外收入)的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当营业外收入结转到“本年利润”后,“本年利润”的金额就会增加。而“本年利润”最终会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是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所以,营业外收入通过影响企业的利润,进而影响了所有者权益。 综上所述,营业外收入本身不属于所有者权益的范畴,但它会在会计期末通过影响企业的净利润,最终影响所有者权益的金额。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