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闯红绿灯是法律行为的消极行为吗?
我不太理解法律行为里消极行为的概念,想知道在交通规则方面,不闯红绿灯这种行为是不是属于法律行为中的消极行为呢?这种判断对我们日常遵守法律有啥影响呀?
展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法律行为和消极行为的概念。法律行为是指能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人们的活动,它可以分为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积极行为是指行为人以积极的、主动作用于客体的形式进行的活动,表现为做出一定动作或行为;而消极行为则是指行为人以消极的、抑制的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通常表现为不做出某些行为。 不闯红绿灯属于消极行为。在交通规则的法律体系中,法律规定了人们在道路上行驶或行走时不能闯红灯,这是一种禁止性规范。不闯红绿灯就是行为人遵循了这种禁止性规范,以不作为的方式来符合法律要求,也就是没有做出闯红灯这个被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了交通参与者应当遵守交通信号灯的指示,红灯亮时禁止通行。这里明确了一种法律上的义务,当我们不闯红绿灯时,就是在履行这种义务,以消极不作为的方式遵守法律。 这种行为在法律层面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它保障了交通秩序的正常运行,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保护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它体现了公民对法律的遵守和尊重,维护了整个社会的法治环境。所以,不闯红绿灯是典型的法律行为中的消极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