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还能起诉分割财产吗,怎样申请强制执行离婚判决?


首先来解答离婚后是否还能起诉分割财产的问题。 在法律上,离婚后是有可能起诉分割财产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也就是说,如果在离婚时一方存在隐藏、转移等侵害另一方财产权益的行为,另一方在发现后可以在法定的诉讼时效内起诉要求分割这部分财产。这里的诉讼时效一般是自发现之日起三年内。 此外,如果离婚时夫妻双方有部分财产没有进行分割,离婚后也可以就这部分未分割的财产向法院起诉要求分割。这是基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性质,只要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合法财产,双方都有平等的处理权。 接下来讲讲如何申请强制执行离婚判决。 当拿到生效的离婚判决,而对方不履行判决中关于财产分割等内容时,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第一步,需要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包括申请执行书、生效法律文书副本、申请执行人的身份证明等。申请执行书要写明申请执行的理由、事项、执行标的以及申请执行人所了解的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 第二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申请。一般来说,是向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第三步,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会立案执行。法院会采取多种执行措施,比如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如果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还可能会触犯刑法,面临刑事处罚。总之,申请强制执行是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但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