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调解是否需要双方到场?
我有个民事纠纷案子要进行庭前调解了,我不太清楚这个过程。我想知道庭前调解是不是必须双方都到现场呢?要是有一方实在来不了会怎么样?我担心对方故意不来,影响调解的进行,所以想了解清楚相关规定。
展开


庭前调解是指在正式开庭审理前,由法院主持,争议双方当事人就争议事项进行协商、达成和解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 一般情况下,庭前调解是需要双方当事人到场的。这是因为调解的核心在于双方通过沟通、协商,互相作出一定的让步,从而达成解决纠纷的一致意见。只有双方都到场,才能够面对面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想法,也能够直接了解对方的立场和态度,这样更有利于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 从法律依据上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调解需要遵循自愿、合法的原则,双方到场才能充分体现自愿原则,确保双方是在真实意思表示下参与调解。 不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不一定要求双方必须同时到场。比如当事人因为特殊原因(如生病住院、身处国外无法及时回国等)不能亲自到场的,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调解。代理人在取得当事人的合法授权后,有权代表当事人进行调解并作出相关的意思表示。但是,离婚案件的当事人原则上还是应当亲自参加调解,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如果一方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参加调解,法院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继续进行调解程序,或者采取其他方式来处理该案件,比如转为正式开庭审理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