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结婚具有法律效力吗
我最近了解到‘协议结婚’这种情况,就是双方签个协议结婚,但不打算真的像正常夫妻那样生活。我有点疑惑,这种协议结婚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呢?想了解一下从法律层面是怎么认定的,对双方权益会有啥影响 。
展开


协议结婚的法律效力问题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从婚姻关系的成立角度来说,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如果协议结婚的双方履行了这一法定程序,在法律形式上,他们确实成为了夫妻,婚姻关系是被法律承认的。 然而,关于双方签订的‘结婚协议’,其法律效力则需进一步分析。一般情况下,一份协议要具有法律效力,得满足《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的条件,即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如果协议内容涉及到诸如限制人身自由、违反婚姻自由原则等违法或违背公序良俗的条款,那这些条款是无效的。比如约定婚后一方不能提出离婚等,这种限制婚姻自由的条款就不具有法律效力。 另外,如果协议是在一方受胁迫、欺诈等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签订的,那这份协议也可能面临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况。 所以说,协议结婚在依法登记后,婚姻关系是有效的,但签订的结婚协议不一定都具有法律效力,要具体看协议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相关概念: 民事行为能力:简单说就是一个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比如未成年人在很多情况下,进行一些重大民事行为就需要监护人同意,因为他们的民事行为能力可能不完全。 公序良俗:指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公共秩序就是社会正常运转的一般秩序;善良风俗就是社会公认的良好道德风尚。如果协议内容严重违背这些,法律是不支持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