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是否会对举报人保密?
我打算去举报一些违法的事情,但又担心自己的信息会被泄露,遭到报复。所以想问问,在法律上,举报之后会不会对举报人进行保密呢?我特别在意这个问题,希望能有明确的答案。
展开


在我国,举报后通常是会对举报人进行保密的。这一举措旨在保护举报人的安全和合法权益,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监督和揭露违法犯罪行为。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对控告人、检举人、证人或者监察对象打击报复等行为的,依法给予处理。这里虽然没有直接阐述保密的具体规定,但体现了对举报人保护的立法精神,打击报复行为的前提往往伴随着举报人信息的泄露,侧面反映了要保障举报人信息不被不当公开。 《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保护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和合法权益。在受理、办理、保管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保密,严禁泄露举报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情况;严禁将举报材料和举报人的有关情况透露或者转给被举报单位和被举报人。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也规定,公安机关应当保障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意公开自己的身份,应当为其保守秘密,并在材料中注明。 这些法律规定明确了对于举报人信息保密的要求和责任。在实际操作中,相关部门也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举报人的信息不被泄露,例如使用加密技术处理举报信息、专人负责举报事项等。不过,如果举报人自身要求公开相关信息,或者基于法律程序的需要,比如在司法审判中作为证据出示等特殊情况下,举报人信息可能会被依法公开,但这种公开也是遵循法定程序和条件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