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总资产报酬率是否关系到营业外收入?
我在做财务分析计算总资产报酬率时,不太确定营业外收入要不要算进去。我知道总资产报酬率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但对于营业外收入这块拿不准,想知道它对计算总资产报酬率有没有影响。
展开


总资产报酬率是衡量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获取收益能力的指标,它反映了企业资产运营的综合效果。计算总资产报酬率通常使用的公式为:总资产报酬率 =(利润总额 + 利息支出)÷ 平均资产总额×100%。 从公式来看,其中的利润总额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最终财务成果。而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比如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罚款净收入等。虽然营业外收入会增加企业的利润总额,但它并不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收益。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企业的收入和利润核算有明确规定。利润总额是由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等构成。营业利润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而营业外收入具有偶然性和非经常性。 在分析企业的总资产报酬率时,我们更关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对资产的利用效率。因为营业外收入不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如果将其纳入总资产报酬率的计算中,可能会使该指标不能真实反映企业资产运营的实际情况。例如,一家企业可能因处置一项固定资产获得了高额的营业外收入,导致某一时期利润总额大幅增加,但这并不能说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资产利用效率高。所以,从更准确评估企业经营效益和资产运营能力的角度出发,计算总资产报酬率一般不应该包含营业外收入因素的影响,重点应放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收益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