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代持的股权卖了违法吗
我是股权代持人,现在未经实际出资人同意,把代持的股权卖了。我不清楚自己这种行为是不是违法,会面临什么样的法律后果,想知道法律上对于这种情况是如何规定的,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在探讨把代持的股权卖了是否违法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股权代持的概念。股权代持,简单来说,就是实际出资人(隐名股东)与他人(显名股东)约定,由显名股东在公司的股东名册等文件上登记为股东,但实际的投资权益归属于实际出资人。这就好比实际出资人出钱投资,让显名股东在公司的名义上代表自己。 我国《民法典》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股权代持通常会签订代持协议,这份协议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代持人(显名股东)未经实际出资人(隐名股东)的同意,擅自将代持的股权卖了,这就属于违反代持协议约定的行为,构成违约。 从《公司法》的角度来看,股权登记具有公示效力,善意第三人基于对公司登记信息的信赖,与代持人进行股权交易,其合法权益是受到保护的。也就是说,如果第三人不知道股权存在代持情况,并且支付了合理的对价,办理了股权变更登记手续,那么第三人就可以合法取得该股权。 而对于实际出资人来说,虽然代持人将股权卖出,但实际出资人可以依据代持协议,要求代持人承担违约责任。代持人需要对实际出资人的损失进行赔偿,赔偿范围一般包括实际出资人的投资本金以及因代持人的违约行为所遭受的其他损失,比如预期的投资收益等。 此外,如果代持人的行为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了损失,公司或者其他股东也有权要求代持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实际出资人要维护自己的权益,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股权代持关系的存在,比如代持协议、出资证明、沟通记录等。 综上所述,把代持的股权卖了是否违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违反了代持协议的约定,那么代持人就构成违约,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对于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法律也会给予保护。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