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珍稀野生动物罪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我不太清楚危害珍稀野生动物罪具体是怎么认定和量刑的,想了解下相关的司法解释内容,这样能让我明白在涉及珍稀野生动物相关行为时,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犯罪的。
展开


危害珍稀野生动物罪是指违反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法规,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 2022年4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对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等相关罪名的定罪量刑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对于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解释不再单纯以涉案动物的数量来认定犯罪情节的轻重,而是综合考虑行为的动机、手段、危害后果以及涉案野生动物的濒危程度、数量等多方面因素。例如,对于一些人工繁育技术成熟稳定的野生动物,在认定是否构成犯罪以及量刑时会与自然生长的野生动物有所区别。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这个司法解释的出台,更加科学合理地规范了涉及珍稀野生动物犯罪的司法实践,既有力打击了严重危害珍稀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行为,也避免了司法实践中的一些不合理现象,使得法律的适用更加公平公正,更好地维护了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