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碍作证罪的司法解释全文是怎样的?
我想了解一下妨碍作证罪的具体情况,不知道它的司法解释具体是怎么规定的。我担心自己或者身边人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涉及这方面的问题,所以想弄清楚司法解释里到底包含哪些内容,好有个明确的认知。
展开


妨碍作证罪是指采用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里所说的“暴力”是指采用殴打、绑架等强制方法,使证人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无法作证;“威胁”是指以杀害、伤害、毁坏财产、揭露隐私等方式对证人进行要挟,迫使证人不敢作证;“贿买”则是指以金钱、财物或者其他利益诱使证人不作证或者作伪证。 此外,《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等相关司法文件也对涉及妨碍作证的情形有一定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存在通过暴力、威胁、贿买等手段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意图使他人逃避刑事追究或者冤枉无辜等情况,就可能会被认定为构成妨碍作证罪。司法机关在认定时,会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行为方式、危害后果等多方面因素。如果情节较轻,可能会在法定刑幅度内从轻处罚;如果情节严重,比如造成严重的司法错误、影响司法公正等,则会加重处罚。 总之,妨碍作证罪的相关规定是为了维护司法秩序和司法公正,保障证人能够如实作证,使得司法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