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寻衅滋事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青少年寻衅滋事的处罚,要依据不同情况来判断处理。首先,得了解一下什么是寻衅滋事罪。简单来说,就是有些人在生活中,随意去招惹别人,比如随便打人、追着别人辱骂、强行拿别人东西或者在公共场所故意捣乱,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这就是寻衅滋事行为,如果达到一定严重程度,就构成寻衅滋事罪。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对于青少年,如果是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一旦被认定犯了寻衅滋事罪,就得接受惩罚。不过由于他们还不到18岁,属于未成年人,法律会对他们有所优待,会采取轻判或者缓期执行的方式。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一般情况下犯寻衅滋事罪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也就是不会被判刑,但可能会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这是因为法律考虑到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在承担责任上与成年人有所区别。 具体在判断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以及情节是否恶劣、严重时,会综合多方面因素。比如行为的方式手段,如果使用了暴力威胁等手段,那情节相对严重;行为造成的直接危害结果和间接不良后果,像有没有造成人员受伤、财产重大损失、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等;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白天在热闹的公共场所滋事肯定比晚上在人少的地方危害性大;还有行为人的一贯表现,是不是经常惹事生非等。总之,青少年寻衅滋事的处罚既要依据法律规定,也要综合各方面情况来确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