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救助、低保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想申请民政救助和低保,但不太清楚相关规定。不知道申请的条件是啥,也不了解有哪些法律依据能保障我去申请。所以想问问民政救助和低保的法律依据到底是啥,这样我心里也有个底。
展开


民政救助和低保主要涉及社会救助领域,目的是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从法律层面来看,《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是重要依据。该办法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它整合了多种社会救助制度,其中就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供养等民政救助内容。《办法》第九条规定,国家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这明确了申请低保的基本条件,也就是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都要符合要求。 此外,在医疗救助方面,《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保障医疗救助对象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对于那些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在患病时可以得到相应的医疗费用补助等救助。 在临时救助方面,《办法》第四十七条指出,国家对因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或者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以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救助。这些规定让困难群众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有一定的保障。 各地方也会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申请流程、审核标准等内容。比如有些地方会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情况,制定具体的低保标准和救助金额。所以,在申请民政救助和低保时,除了依据国家的法律规定,还要关注当地的具体政策。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