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公证处参与调解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想了解下公证处参与调解这种情况。之前遇到个事儿,公证处介入进行调解了,但我不太明白他们这么做有没有法律支撑。所以想知道公证处参与调解到底有没有法律依据,依据都是啥,好让我心里有底。
展开 view-more
  • #公证调解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公证处参与调解是有明确法律依据的。首先,从法律概念上来说,调解是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在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有关组织主持下,自愿进行协商,通过教育疏导,促成各方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办法。公证处参与调解,就是公证机构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公信力,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进行调和、协商,促使达成和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虽然没有直接规定公证处参与调解的具体条文,但它赋予了公证机构预防纠纷、维护民商事流转秩序的职能。这为公证处参与调解奠定了基础,因为调解本身就是预防纠纷进一步恶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 同时,司法部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鼓励公证机构拓展业务领域,积极参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公证机构凭借其在证据收集、固定以及对法律事务的专业理解,能够在调解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比如在一些合同纠纷中,公证处可以对合同的签订背景、履行情况等进行调查核实,为调解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帮助当事人理清事实,明确责任,从而达成调解协议。 此外,各地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出台了一些关于公证参与调解的具体规定。这些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公证处参与调解的范围、程序和方式等内容,使得公证处参与调解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综上所述,公证处参与调解既有上位法的原则性支撑,又有相关政策文件和地方规定的细化和补充。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