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被告在法庭上虚假陈述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我最近作为原告打了一场官司,庭审的时候发现被告在陈述一些关键事实的时候明显在说谎。我想知道这种在法庭上虚假陈述的行为,法律上会怎么处理被告呢?我能获得什么相应的权益保障吗?
展开 view-more
  • #虚假陈述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被告在法庭上虚假陈述是一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会带来一系列法律后果。首先,虚假陈述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应当秉持诚实、善意,如实陈述案件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规定,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信原则。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被告虚假陈述的行为明显违反了这一原则。 其次,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虚假陈述的被告予以罚款、拘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等。虽然虚假陈述不完全等同于上述条文,但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可以将其认定为妨碍民事诉讼的行为进行处罚。 再者,虚假陈述可能会影响案件的判决结果。如果被告的虚假陈述影响了法院对事实的认定和判断,法院在判决时可能会作出对其不利的认定。比如,法院可能会更倾向于采信原告提交的证据,或者直接认定被告存在过错等。 最后,如果虚假陈述情节严重,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虽然该条款针对的是刑事诉讼中的特定主体,但在一些情况下,民事诉讼中的虚假陈述行为如果符合相应的犯罪构成要件,也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