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协议的法律效力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婚前协议具有法律效力的具体内容包含多个方面。
首先,从协议的形式和基本内容来看,一份有效的婚前协议,开头要写明当事人双方的个人基本信息;正文部分需是双方在自愿、平等的情况下订立的,内容可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落款要有双方签字并注明签订协议的时间。这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其次,在法律效力的范围方面,婚前财产协议的效力及于且仅及于双方约定的财产范围和当事人。也就是说,只对协议中涉及的财产和参与签订协议的两人有作用。
再者,关于协议的生效时间,一般情况下,婚前财产协议自双方均签字或盖章时,产生法律效力,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比如有的协议会约定于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领取《结婚证》后生效,或者经公证机关公证后生效,又或者双方婚姻关系维持多少年后生效。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协议内容必须在不违反公共秩序善良风俗的前提下,才具有法律效力。例如,若协议内容涉及“离婚”相关,像规定“双方中若有一方外遇或家庭暴力就要无条件离婚”,或是离婚后的赡养费给付与子女监 护权归谁等内容,法官通常会判定无效。因为我国法律普遍认为,婚姻生活要永续经营、长久维持,不能用离婚来订定协议内容。还有一些另类“婚前协议”,在不违背国家法律规定、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涉及财产等方面的约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丈夫夜不归宿,支付‘空床费’给妻子”等。
最后,婚前协议虽然具有法律效力,但它并没有直接强制执行的效力。而且婚前财产协议无需经过公证即具有法律效力,不过公证过的婚前财产协议证明力优于未公证的婚前财产协议。
相关概念:
夫妻约定财产制:就是夫妻之间可以商量着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得到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确定到底是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还是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
公序良俗:指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简单说就是社会正常运转的一般秩序和大家普遍认可遵循的道德准则,协议内容不能违背这些。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