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工伤难认定”背后有哪些法律问题?

我在工作中受了伤,去申请工伤认定却困难重重。我想知道在这“工伤难认定”的情况背后,究竟存在着哪些法律方面的问题呢?比如是不是认定标准不明确,还是程序上有什么特殊规定,真的很希望弄清楚这些。
展开 view-more
  • #工伤认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工伤难认定”背后存在着多方面的法律问题,下面为您详细分析。 首先,关于工伤认定标准的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然而,实际情况中这些标准的界定并不总是清晰的。比如“工作原因”“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的范围就存在争议。对于一些弹性工作时间、在家办公或者外勤工作的人员,工作时间和场所的认定就比较模糊。像销售人员经常需要外出拜访客户,在外出期间受伤,是否能认定为工伤就可能存在不同看法。 其次,工伤认定的程序也较为复杂。申请工伤认定需要提交一系列的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书、诊断病历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如果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要求,就可能导致认定申请被退回。 此外,在工伤认定过程中,劳动关系的确认也是一个难点。很多用人单位为了逃避责任,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这就使得劳动者在申请工伤认定时,首先要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证据的收集并不容易。 最后,还有举证责任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但是在实践中,用人单位可能会拖延举证或者提供虚假证据,这也给工伤认定带来了困难。而且劳动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在证据收集和举证能力上相对较弱,这也增加了工伤认定的难度。 综上所述,“工伤难认定”背后涉及到认定标准、程序、劳动关系确认以及举证责任等多方面的法律问题。劳动者在遇到工伤认定困难时,要及时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