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回起诉有哪些法律规定?
我之前起诉了一个人,现在因为一些原因想撤回起诉,但是不太清楚法律上对于撤回起诉是怎么规定的,不知道能不能撤、该怎么撤,想了解一下撤回起诉的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撤回起诉,简单来说,就是在法院对案件作出判决之前,原告主动要求取消已经提起的诉讼。它在法律上是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能让当事人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诉讼行为。 在我国,关于撤回起诉的规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该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这意味着原告虽然有申请撤诉的权利,但最终是否能够撤回起诉,要由法院来决定。法院会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来作出裁定。比如,要看撤诉是否是原告的真实意愿,有没有受到他人的胁迫或者欺诈;还要看撤诉是否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果撤诉是原告真实自愿的,并且不会对其他利益造成损害,法院一般会准许撤诉。 另外,在刑事诉讼中,也存在撤回起诉的情况。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在法院宣告判决前,人民检察院发现不存在犯罪事实、犯罪事实并非被告人所为或者不应当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可以要求撤回起诉。这体现了在刑事诉讼中,对错误起诉的一种纠正机制,以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在行政诉讼里,同样有撤回起诉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或者被告改变其所作的行政行为,原告同意并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这里既包括原告主动申请撤诉的情况,也包括因被告改变行政行为,原告同意后申请撤诉的情形。法院在裁定是否准许时,同样会从合法性、合理性等方面进行考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