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个体经营所得在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
我是一名个体工商户,对个体经营所得这方面不太清楚。比如经营所得的范围包括哪些,要怎么缴税,有什么优惠政策之类的。希望能了解一下个体工商户个体经营所得在法律层面的详细规定。
展开


个体工商户的个体经营所得,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扣除成本、费用、损失等后的余额。 从范围来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经营所得包括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等。 在缴税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是用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再减去速算扣除数。 关于优惠政策,国家为了支持个体工商户的发展,也出台了不少政策。例如,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而且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个体工商户还可能享受税收减免等优惠。总之,个体工商户要按照法律规定准确核算经营所得,并依法纳税,同时合理利用优惠政策减轻负担。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