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原值除折旧是什么意思?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时,看到财务报表里有固定资产原值除折旧这一项。我不太明白这具体是什么意思,这样计算有什么作用,在法律和财务上有什么规定吗?希望了解一下相关内容。
展开


在法律和财务领域,固定资产原值除折旧有着特定的含义和作用。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相关的概念。固定资产原值,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在购置或建造某项固定资产时所实际支付的全部费用,包括购买价格、运输费、安装调试费等等,这是固定资产最初入账的价值。而折旧呢,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逐渐损耗(包括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或费用中的那部分价值。企业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在其预计使用年限内进行分摊,这个分摊的过程就是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原值除折旧所得到的结果通常被称为固定资产净值,也叫折余价值。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经过一定时间使用和折旧计提后,目前在账面上所剩余的价值。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净值 = 固定资产原值 - 累计折旧。 从法律和财务规定方面来看,《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折旧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并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常见的折旧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不同的折旧方法会影响到各期计提的折旧额,进而影响固定资产净值的计算。 固定资产净值这个指标在企业的财务分析和决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状况,评估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和使用效率。同时,在企业进行资产清查、资产评估、贷款融资等活动时,固定资产净值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例如,银行在评估企业的资产质量和偿债能力时,会关注固定资产净值的大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