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调解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我遇到了医疗纠纷,现在打算通过调解来解决。但我不太清楚在调解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担心自己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想了解下在医疗纠纷调解时,从法律角度出发有哪些关键要点是必须要留意的呢?
展开


在医疗纠纷调解过程中,有许多重要方面需要注意。首先,要明确调解的概念。医疗纠纷调解是指在第三方的主持下,医患双方就医疗纠纷进行协商,达成一致解决方案的过程。这是一种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具有高效、灵活等优点。 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在调解时,要确保双方当事人自愿参与。这意味着不能存在强迫、威胁等情况,只有双方都自愿,调解达成的协议才具有法律效力。因为自愿是调解的基础,如果一方是被迫参与调解,那么调解结果可能会违背其真实意愿,这样的协议在法律上是可能被撤销的。 其次,要注意证据的收集和保存。证据是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在医疗纠纷中,病历、诊断证明、检查报告等都是重要的证据。这些证据能够证明医疗行为的过程和结果,对于确定责任和赔偿金额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医疗机构有义务妥善保管患者的病历等资料。患者也可以依法复印或复制这些资料。 再者,赔偿金额的确定要合理合法。赔偿金额应该根据实际损失来计算,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计算这些赔偿金额需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例如,医疗费要以实际发生的费用为准,要有相应的票据支持;误工费要根据患者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来确定。在调解过程中,双方可以参考这些法律规定来协商赔偿金额,避免过高或过低的不合理要求。 另外,调解协议的内容要明确具体。协议中要详细写明双方达成的各项条款,包括赔偿金额、支付方式、履行期限等。这样可以避免日后产生歧义或纠纷。一旦签订了调解协议,双方都应当按照协议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如果一方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