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2024年医疗过失的客观标准是什么?

我家里人之前在医院看病,感觉医生的治疗方式有问题,怀疑存在医疗过失。但我不知道现在判断医疗过失的客观标准是啥,想了解一下2024年在这方面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这样我心里也有个底,看看能不能追究医院责任。
展开 view-more
  • #医疗过失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医疗过失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未尽到应有的注意义务而造成患者损害的行为。在2024年,判断医疗过失的客观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规范医疗行业、保障患者权益而制定的强制性规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它涵盖了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人员等多方面内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这些法律规定,如果违反,就可能被认定存在医疗过失。比如,该法规定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公开医疗服务信息,包括收费标准、药品价格等,如果医疗机构故意隐瞒或提供虚假信息,就可能构成医疗过失。 其次是违反部门规章。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对医疗活动的各个环节都作出了详细规定。像《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为例,它对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技术鉴定、赔偿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如果医疗机构在医疗活动中没有按照这些规章进行操作,如在患者手术前未按照规定签署手术同意书,就可能被判定为存在医疗过失。 再者是违反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这是判断医疗过失的重要依据。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是医疗行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被广泛认可的医疗行为准则和操作流程。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诊疗规范,例如对于感冒的治疗,一般有相应的诊断标准、用药原则等。如果医生在治疗感冒患者时,不按照这些规范用药,随意使用抗生素,就可能构成医疗过失。 另外,是否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也是判断医疗过失的关键。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应当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和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对治疗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充分评估和告知。如果医务人员因为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没有尽到这些合理的注意义务,导致患者受到损害,也会被认定存在医疗过失。 在判断医疗过失时,还需要考虑当时的医疗水平。医疗技术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不能用现在的医疗水平去要求过去的医疗行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判断医务人员是否存在过失,要以当时的医疗水平为标准。 总之,2024年判断医疗过失的客观标准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法律法规、诊疗规范以及医务人员的注意义务等因素。当患者认为自己遭遇医疗过失时,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如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