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非接触性诈骗在刑事案件中是如何认定和处理的?

我遭遇了诈骗,对方没和我当面接触,就是在网上和我联系骗走了我的钱。我想知道这种非接触性的诈骗在法律上是怎么认定的,会如何处理,我该怎么维护自己权益,希望懂法律的能给讲讲。
展开 view-more
  • #非接触诈骗
  • #诈骗认定
  • #诈骗处理
  • #刑事案件
  • #网络诈骗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非接触性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网络、电话、短信等非面对面的方式,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从而骗取财物的犯罪行为。与传统的接触性诈骗相比,非接触性诈骗借助了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平台,具有隐蔽性强、传播范围广、作案成本低等特点。 在我国,非接触性诈骗通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诈骗罪的相关规定来认定和处理。《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于非接触性诈骗数额的认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级司法机关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上述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 在司法实践中,非接触性诈骗案件的侦查和证据收集存在一定难度。因为犯罪行为往往通过网络等虚拟空间实施,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和所在地难以确定。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司法机关侦查能力的提高,对于此类案件的打击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公安机关会通过电子数据取证、追踪资金流向等方式来查明案件事实。 如果你遭遇了非接触性诈骗,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尽可能提供详细的信息,如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电话号码等,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工作。同时,要保持冷静,避免再次陷入诈骗陷阱。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