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借条费用是如何规定的?
公证借条费用通常按照一定标准来收取。首先要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 》规定,公证费的收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司法行政部门制定。
常见的收费情况如下:如果借条涉及到的借款金额在20000元以下,一般按借款金额1%的比例收取公证费。比如借款10000元,那么公证费就是10000×1% = 100元。借款金额在20001元至50000元的,收取按借款金额0.8%的比例收取公证费;借款金额50001元至100000元的,按借款金额0.6%的比例收取公证费;借款金额100001元至500000元的,按借款金额0.5%的比例收取公证费;借款金额500001元至1000000元的,按借款金额0.4%的比例收取公证费;借款金额1000001元至2000000元的,按借款金额0.3%的比例收取公证费;借款金额2000001元至3000000元的,按借款金额0.2%的比例收取公证费;借款金额3000001元至4000000元的,按借款金额0.1%的比例收取公证费;借款金额4000001元以上的,按借款金额0.05%的比例收取公证费。
不过,也有另一种情况,证明民事协议,每件收费100 - 200元,如果涉及财产关系的加倍收取。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具体还是要以当地公证处规定为准。
另外,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公证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减免公证费。所以,如果符合法律援助条件,也可以申请减免。在办理公证借条时,最好提前向当地的公证处咨询清楚具体收费标准,避免出现费用方面的争议。
相关概念: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或者非政府设立的合法律所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尤其是农村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公证机构: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