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机关有哪些情形和处罚规定?
我想知道假释机关在什么情况下会有相应处罚,具体的处罚规定是怎样的。我担心身边有涉及到假释相关的情况,想提前了解一下法律上对于假释机关在不同情形下的具体处罚,心里有个底。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罚后,因其遵守监规,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制度。关于假释机关,在我国主要涉及监狱、法院等相关部门。
假释机关在假释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来执行。当出现违反规定的情形时,会有相应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如果假释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假释条件的罪犯予以假释,这种行为就触犯了法律。比如,工作人员收受罪犯及其家属的贿赂,从而违规为罪犯办理假释手续。
对于这种徇私舞弊假释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一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的情节严重,通常包括多次违规假释、因违规假释导致严重社会后果等情况。
此外,如果假释机关在工作中存在玩忽职守,不认真审查罪犯是否符合假释条件,导致错误假释,给社会造成危害的,也可能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相关规定,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总之,假释机关必须依法依规开展工作,确保假释制度的公正、公平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