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闯红灯被撞责任怎么判定?


在讨论行人闯红灯被撞的责任判定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几个重要的法律概念。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责任的过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不得闯红灯。这是行人在道路上应遵守的基本规则。而机动车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也有义务注意观察道路情况,确保行车安全。 在行人闯红灯被撞的情况下,责任判定通常遵循以下原则。如果行人闯红灯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那么行人一般会承担主要责任。因为行人违反了交通信号灯的指示,其行为具有明显的过错。例如,行人在红灯亮起时强行通过马路,导致与正常行驶的机动车发生碰撞,这种情况下行人的过错较为突出。 然而,如果机动车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存在超速、酒驾、注意力不集中等违法行为,即使行人闯红灯,机动车驾驶人也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因为这些违法行为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降低了其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比如,机动车驾驶人超速行驶,在遇到行人闯红灯时无法及时刹车,导致事故发生,那么机动车驾驶人也不能完全免除责任。 在实际的责任判定中,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现场勘查、证人证言、监控录像等证据,综合考虑双方的行为对事故发生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做出公平合理的责任认定。一般会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行人承担全部责任,当行人闯红灯且机动车驾驶人无任何违法行为时;二是行人承担主要责任,机动车驾驶人承担次要责任,即行人闯红灯,但机动车驾驶人存在一定的轻微违法行为;三是双方承担同等责任,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可能是双方的过错程度相当。 总之,行人闯红灯被撞后的责任判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当事人如果对责任认定结果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