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车闯红灯被车撞了一般如何定责?


在探讨骑车闯红灯被车撞后的定责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的基本概念。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其实就是在事故发生后,依据双方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发生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来确定各自应承担的责任比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具体到骑车闯红灯被车撞的情形,通常骑车人闯红灯这一行为违反了交通信号灯的指示,属于明显的过错行为。一般来说,如果机动车一方正常行驶,没有超速、酒驾等违法行为,那么骑车人可能会被认定为承担主要责任甚至全部责任。因为闯红灯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大大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然而,如果机动车一方也存在一些过错,比如超速行驶、未按规定让行、开车时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那么机动车一方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责任划分就需要交通管理部门根据现场勘查、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以及相关监控视频等证据来综合判断。 在事故发生后,交警部门会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程序来确定责任。他们会勘查事故现场,了解事故发生时双方的行驶轨迹、速度等情况;会询问当事人和证人,获取事故发生过程的详细信息;还会查看监控视频,以还原事故的真实场景。最终,依据这些调查结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来作出责任认定。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骑车人被认定为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机动车一方基于其较强的危险性和对社会公众的安全保障义务,也可能需要承担一定比例的赔偿责任,这体现了法律对弱势群体的一定保护。但如果骑车人是故意碰撞机动车,比如为了碰瓷而故意闯红灯撞车,那么机动车一方就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