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滞纳金如何计算?
我在处理一些涉及政策法规的事务时,被告知需要缴纳滞纳金,但不太清楚具体是怎么算的。我想了解一下,不同政策法规下滞纳金的计算方式一样吗?有没有统一的标准呢?还是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算法?
展开


滞纳金是指行政机关对不按期限履行金钱给付义务的相对人,课以新的金钱给付义务的方法。它的目的是促使其尽快履行义务,属于行政强制执行中执行罚的一种具体形式。 在我国,不同的政策法规对于滞纳金的规定有所不同。例如,在税收领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也就是说,税收滞纳金的计算公式为:滞纳金=滞纳税款×滞纳天数×0.05% 。这里的滞纳天数是从应缴纳税款期限届满次日起到实际缴纳税款之日止。 在社保费用缴纳方面,如果企业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其计算方式与税收滞纳金类似,也是以欠缴金额为基数,按日加收万分之五。 在一些行政罚款的缴纳中,如果当事人到期不缴纳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七十二条规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加处罚款的数额不得超出罚款的数额。这种加处罚款也类似于滞纳金的性质,它是督促当事人尽快履行缴纳罚款的义务。 由此可见,不同政策法规下滞纳金的计算标准和方式是不同的。具体计算时,需要依据对应的政策法规来确定基数、加收比例和计算期限等要素。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