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财产约定协议公证有哪些注意事项


办理婚前财产约定协议公证,有诸多需要留意的地方。 首先,在申请办理方面,当事人应亲自到公证处申请,不能委托他人代理。这是因为公证是对当事人真实意愿和相关事实的确认,本人到场能确保意思表示的真实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委托他人办理公证,但遗嘱、生存、收养关系等应当由本人办理公证的除外,婚前财产约定协议公证通常需本人办理。 其次,关于协议内容。协议不能对其他人的财产进行约定,尤其是再婚人员,只能就夫妻双方的财产进行处置。而且当事人应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胁迫、欺诈等情形。这是为了保证协议是双方自愿且理智状态下达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婚前财产约定协议属于民事法律行为,需满足这些条件。 再者,协议本身要内容完善、用词恰当,约定书上的签字、盖章也应属实。一份完善的婚前财产协议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像姓名、性别、职业、住址等;婚前财产(含债务)的详细信息,比如名称、数量、种类、价值、状况等;这些婚前财产的归属;婚前财产的使用、维修、处分原则;以及其他约定,例如对婚前债务如何清偿的约定,婚前财产孳息的归属约定等。 另外,办理公证时还需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如申请人的身份证明(身份证或户口簿)、已婚夫妻的结婚证书或夫妻关系证明、财产的约定书一式三份、有关财产的产权证明(如个人所有房产的房产证) 、财产清单以及公证人员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相关概念: 民事行为能力:简单说就是一个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比如,成年人一般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独立签合同等;未成年人或一些精神状态有问题的人,民事行为能力可能受限 。 意思表示真实:就是说当事人在作出某种决定或签订协议时,内心的想法和外在表现出来的意思是一致的,没有受到他人强迫、欺骗等 。 财产孳息:指由原物所产生的额外收益。像存款产生的利息,房屋出租产生的租金等都属于财产孳息 。





